2)軸瓦與軸的間隙在電動機出廠時已選配好,拆檢時若無損傷不必再刮修。
3)軸瓦上瓦面擦痕通常與軸線沒有對準有關,軸瓦兩端止推面擦痕說明磁中心與機械中心偏移較大,重新裝配時應予以調整。
4)拆檢時應仔細察看由軸瓦運行表面所擦出的光亮點而形成的痕跡,理想的情況應是:等寬度地沿軸向均勻分布在整個下瓦底部。若擦痕形成的光亮點在軸瓦寬度上參差不齊,則可能是由于軸瓦裝配問題或軸的彎曲所致;軸瓦同向刮痕可能是硬質顆粒進入軸瓦運行表面的緣故,或者是因軸頸表面租糙引起的。拆檢時應予修復(清除硬顆粒,用油石打磨軸頸的粗糙表面)或更換。
5)察看軸瓦表面是否存在由于軸電流引起電腐蝕造成的凹點。若有此現象,應檢查軸承絕像是否完好。
6)檢查軸承內浮動密封圈能否上下移動。若有卡住現象,一般是由于毛刺引起的,修掉即可。否則應重查其尺寸、形狀,必要時予以更換。
更換軸瓦注意事項
1)檢查軸頸,確認是否有凸出點或刮痕,若有,應該用油石除去;
2)檢查新軸瓦進油槽與軸瓦內圈交界處是否光滑過渡。否則,應進行刮修;
3)置入下半軸瓦,使銷落在下半軸瓦上,手動轉三周后再將軸頂起,將下半軸瓦翻出,檢查摩擦光點的痕跡。在正常情況下,其痕跡是沿軸向等寬分布而無歪斜,與軸頸接觸接觸部位應包含75%左右的光亮帶。若未達到該面積,應輕輕刮云存在的高點,重新裝入下半軸瓦,重復以上過程,直至摩擦痕跡的形狀、面積達到符合要求為止。特別要提醒,翻軸瓦時不能傷到軸承絕緣。
加注潤滑油要求
潤滑油的更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動機運行的工況——負荷、轉速、運行時間、工作溫度等。在電機在運行后,需要定期檢查,軸瓦的潤滑油要否更換以檢驗結果為依據標準。一般自潤滑軸承的換油周期為4~
6個月左右;復合潤滑時為2~3年左右。
軸承溫度的監控
軸承一般要裝鉑熱電阻(PT100),用以監視軸承溫度。有時,盡管軸承溫度沒有超過限值,但變化幅度較大時亦屬不正常,若突然升高較多,應停機檢軸承溫度的整定值應選為: 85℃報警, 90℃切斷。
以上情況都是需要在軸瓦式電機修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項。